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瑞典学者:不能判定雾霾中的耐药菌含量更多

2018-6-3 20:59| 发布者: zlzl| 查看: 375| 评论: 0

摘要:   近日,以瑞典哥德堡大学学者乔奇姆·拉尔森为通讯作者、发表在一份国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,被国内一些媒体误读误解,引发人们关注。就此,人民日报“求证”栏目记者在瑞典专访了论文作者拉尔森。   研究未得出 ...

  近日,以瑞典哥德堡大学学者乔奇姆·拉尔森为通讯作者、发表在一份国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,被国内一些媒体误读误解,引发人们关注。就此,人民日报“求证”栏目记者在瑞典专访了论文作者拉尔森。

  研究未得出“人吸入带耐药性基因的雾霾空气会被感染”的结论

  记者:人们关心本次研究的样本有多少?涉及北京的样本是如何取样的?

  拉尔森:我们的研究基于864个样本,而这些样本并不是我们采集的,而是来自其他学者及研究团队已发表的DNA序列。涉及北京的14个样本,是一个学者团队于2013年1月10日到14日的一场延续了5天的严重雾霾中采集所得,采集地点为楼顶、距路面10米处以及与最近的医院、河流分别相距20米和690米处。当时的PM10浓度值最高为450。

  我们不能判定耐药菌含量与雾霾之间的关系,甚至不能说雾霾中的耐药菌含量就比无雾霾空气中的更多,因为研究所基于的空气样本全部来自雾霾事件。因此不能判定北京就含有比其他城市更多的耐药菌。

  记者:这个研究能否得出“北京雾霾现耐药菌,人类最后的抗生素对它无效”“导致药物失去作用”等结论?

  拉尔森:不能,我们的研究并不能得出如此结论。我们的结论意在让人们了解耐药性基因是如何分布于不同环境中的,哪些环境中具有更多耐药性基因等等。抗生素的失效当然是人们应该担心的一个方面,但完全不在我们此次研究的范畴中。

  记者:这项研究是初步的探索,还是已经可以得出确切结论了?一些媒体的报道是否与研究内容相符?

  拉尔森:我们的研究是一个初步的探索。我认为一些媒体的报道是有误读的。有些媒体称,吸入带有耐药性基因的雾霾空气,会有被耐药菌感染的危险,这绝对不是我们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,而是人们口口相传之后的误解。

  媒体要作桥梁,而不是带来没必要的恐惧

  记者:是否了解这项研究的报道在中国引起的争议?这种争议对科学研究有哪些影响?

  拉尔森:我认为,因误解或错误而得到大众关注,对于一个学术研究来说,不是一件特别提倡的事情,尤其是在造成人们没必要的恐慌情绪的前提下。而正确的关注点应该在于,基于我们的研究结论,人们该如何进行更多耐药菌方面的深入系统研究,以及将来使用何种方法来减少耐药菌。

  记者:媒体对科研论文的报道应坚持哪些原则?如何避免误读误解?

  拉尔森:我认为媒体报道应尽量学术化地来报道一项科研发现。这样做确实有挑战性,毕竟有时大众并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。所以更加需要媒体来作为其中的桥梁,既要大众读懂,也要具备责任心以及描述事实的能力,而不是带来没必要的恐惧。

  自从11月24日开始,我就不断接到中国媒体的电话、邮件,我完全理解这个事情在中国所引起的关注,也认为作为一个学者,我应该承担相应的解释责任。所以我尽力解释我们的研究结论,以减少错误报道的继续扩散。

  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
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相关分类

本网主要产品:喷雾系统|雾森|雾森设备|雾森系统|人工造雾|人工造雾系统|人工造雾设备|冷雾系统
冷雾设备喷雾机|喷雾设备|喷雾风扇。|东莞市绿迪喷雾机械有限公司官网:www.gdredi.com

Copyright © 2001-2013 邮箱: zl@szdyl.vip  网站地图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返回
顶部